前天刚写了篇文章,为什么秋天,多肉容易出事,隔天早上給多肉拍照的时候,发现了自己忽略在眼皮底下的事实,那就是,确实有些多肉喜欢作死的。
大叔怀疑它们作死,并确实有证据
我们来看一颗多肉,丘比特。
春天三月底
入夏6月底
炎夏八月底,没有全身照,硬裁出了个半身照
有没发现,大夏天的时候状态其实是不差的,它没有更水灵,但颜色是反而有点加深的,相比同期的其他同僚,夏天状态也出类拔萃的,说它度夏能力杠杠的,谁都相信。
转眼到了有点凉意的九月,大部分多肉颜色变美了,偏偏有那么点多肉颜色变差了,就这么巧,上文的丘比特也在其中,不红反绿
九月底的丘比特(备注,厦门的九月日高温依然30+,只是早晚明显有凉意了)
不只是丘比特这样子,跟它有血缘关系的黛比也是秋后反常的(此处没图,但是大叔想起来了,于是才有了这篇文章)。
为什么说它们作死呢?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,天气变凉快了,是利于花青素合成的,也是上文的为什么大部分多肉颜色变美了的原因。
可在养护条件没什么改动,天气变凉了点的情况下,它们却是褪色了,变绿或者变白...这说明啥?说明它们体内花青素被降解了,或者选择了合成叶绿素。
大量研究表明, 天然花青素对提高植物的耐逆境胁迫能力有重要作用。(此句为引用)
花青素不但有助于植物抵御紫外线辐射、强光、低温、营养缺乏等逆境胁迫,而且在植物与昆虫互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(此句还是引用)
言而总之,天气刚那么凉快一点,本来是利于花青素合成的,所以大部分多肉上色了,但确有些多肉下色了(花青素合成少了),可不就是放弃抵抗,选择作死吗。
为什么会这样子?可能在原产地,只要有那么点凉快的苗头,就是马上全面凉快了,多肉选择了合成叶绿素(变绿),可以马上迎来一波快速生长(纯属瞎猜)。但中国一些南方地区,降起温来慢慢吞吞,那些见机快的多肉反而倒了大霉。
接下来,可以进入正题了,有哪些喜欢作死的多肉?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hnslrsy.com/duorou/3268.html
标签:
讨论
凉意
就做